划拨土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划拨土地是国家在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而采取的一种土地供应方式。
划拨土地的特征
(一)无偿性
划拨土地是国家无偿提供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土地使用者不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二)无期限性
划拨土地的使用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土地使用者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划拨土地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三)用途特定性
划拨土地的用途是特定的,只能用于国家规定的用途,如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国家机关办公用地等。
(四)权利受限性
划拨土地的使用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能转让、出租、抵押等。
划拨土地评估的必要性
(一)确定划拨土地的合理价格
划拨土地的价格是由政府根据土地的用途、位置、面积等因素确定的,但是政府确定的划拨土地价格不一定能够反映土地的真实价值,通过划拨土地评估,可以确定划拨土地的合理价格,为土地使用者和政府提供参考。
(二)保障划拨土地的合理利用
划拨土地评估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划拨土地的合理利用,政府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将划拨土地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者,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三)维护土地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划拨土地评估可以为土地市场提供参考依据,维护土地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划拨土地的合理价格,避免土地交易中的不正当竞争和不公平现象。
划拨土地评估的方法
(一)基准地价修正法
基准地价修正法是指在基准地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确定划拨土地的价格,基准地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的平均价格。
(二)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类似土地的市场价格,确定划拨土地的价格,市场比较法需要选择多个类似土地进行比较,考虑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容积率等因素。
(三)收益还原法
收益还原法是指根据土地的预期收益,采用适当的还原利率,确定划拨土地的价格,收益还原法需要考虑土地的预期收益、收益期限、还原利率等因素。
(四)成本逼近法
成本逼近法是指根据土地的开发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和税费,确定划拨土地的价格,成本逼近法需要考虑土地的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利润和税费等因素。
划拨土地评估的注意事项
(一)评估范围的确定
划拨土地评估的范围应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确定,评估范围应该包括土地的全部面积和地上附着物的价值。
(二)评估依据的选择
划拨土地评估的依据应该合法、有效、可靠,评估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市场价格、收益情况等。
(三)评估方法的选择
划拨土地评估的方法应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选择,评估方法包括基准地价修正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等。
(四)评估参数的确定
划拨土地评估的参数应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确定,评估参数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容积率、开发成本、收益情况等。
(五)评估报告的编制
划拨土地评估报告应该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土地的价值和使用情况,评估报告应该包括评估范围、评估依据、评估方法、评估参数、评估结果等内容。
划拨土地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土地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划拨土地评估时,应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参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政府应该加强对划拨土地评估的监管,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评估 🏷️
标签: #雨花划拨土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