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资讯

旅游景区资产如何评估

sphead.com.cn390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资产价值的评估对于景区的开发、运营、交易等活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准确评估旅游景区资产,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还能保障景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资产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构成,使得其评估过程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考虑多方面因素。

旅游景区资产的构成与特点

(一)资产构成

  1. 土地资源:景区所占据的土地是其最基础的资产,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用途等对景区价值影响重大,优质地段的景区土地往往具有较高的潜在开发价值。
  2.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如山脉、湖泊、森林等)和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这是景区吸引游客的核心资产,其独特性、稀缺性和吸引力直接决定了景区的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如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等)、住宿设施(酒店、民宿等)、餐饮设施、游乐设施等,这些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是景区运营不可或缺的资产。
  4. 品牌与声誉:经过长期经营积累的景区品牌形象和良好声誉,能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景区的市场认可度和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无形资产价值。

(二)特点

  1. 综合性:旅游景区资产涵盖多种类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评估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 季节性:旅游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导致景区资产的收益也具有季节性特点,这在评估中需要予以充分考虑。
  3. 不可移动性:景区土地及附着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其价值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
  4. 持续经营性:景区通常是持续经营的企业,评估时要考虑其未来的经营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

评估方法

(一)成本法

  1. 重置成本法
    • 首先估算重新建造或购置与被评估景区资产相同或类似的全新资产所需的全部成本,重建景区内的古建筑,需要计算建筑材料、人工费用、设计费用等各项成本之和。
    • 然后扣减资产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实体性贬值可通过观察资产的磨损程度等确定;功能性贬值考虑景区设施与现代游客需求相比是否存在功能落后等情况;经济性贬值则分析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景区收益的影响。
    • 重置成本法适用于评估那些可以重置且成本与价值有较为直接关联的景区资产,如一些简单的基础设施设备等,但对于旅游资源等难以直接重置成本的资产,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2. 复原重置成本法
    • 是按照景区资产原始的建造标准、技术等,重新建造完全相同的资产所需成本,要复原一座具有历史特色的古桥,需按照其当时的建筑工艺、材料等进行重建成本估算。
    • 这种方法在评估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且原貌保存较为重要的景区资产时较为适用,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原始资料难以获取等原因存在一定困难。

    (二)收益法

    1. 收益资本化法
      • 预测景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净收益,如门票收入、餐饮住宿收入、游乐项目收入等扣除运营成本后的收益,通过对景区过去几年的经营数据分析,结合市场趋势,预测未来 5 年的年净收益。
      • 确定合适的资本化率,资本化率反映了投资者对景区资产收益的预期回报率,可参考同类型景区的投资回报率、行业平均利润率等综合确定。
      • 用预测的年净收益除以资本化率,得出景区资产的评估价值,收益资本化法适用于经营稳定、收益可预测的景区,能较好地反映景区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
    2. 收益现值法
      • 考虑景区未来各期净收益的现值之和,即把未来每年的净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当前的价值,然后相加,未来第 1 年净收益为 A1,折现率为 r,则第 1 年净收益现值为 A1/(1 + r);第 2 年净收益为 A2,其现值为 A2/(1 + r)^2,以此类推,将各年净收益现值相加得到景区资产评估值。
      • 收益现值法更全面地考虑了景区收益的时间价值,对于具有长期稳定收益且未来收益流较为明确的景区评估较为准确,但准确预测未来收益和确定合理折现率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业判断。

      (三)市场法

      1. 直接比较法
        • 选取与被评估景区在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类型、规模、经营状况等方面相似的可比景区作为参照,要评估一个山区自然景观景区,可以找几个类似的山区自然景观景区作为对比。
        • 将可比景区的交易价格或评估价值与被评估景区进行比较,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因素进行调整,如可比景区的游客接待量比被评估景区多 20%,则可根据游客量差异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
        • 直接比较法直观、简便,但找到完全可比的景区较为困难,且调整因素的确定可能存在主观性。
      2. 类比调整法
        • 先找出与被评估景区相关的可比指标,如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品牌影响力等,可比景区的游客满意度为 90%,被评估景区为 85%。
        • 分析这些可比指标的差异程度,确定调整系数,对于游客满意度指标,假设调整系数为 1.1(表示游客满意度每相差 5%,价值调整 10%)。
        • 根据可比景区的评估价值或交易价格,结合调整系数对被评估景区资产价值进行调整计算,类比调整法能更细致地考虑景区之间的差异,但调整系数的确定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市场数据支持。

        评估中需考虑的因素

        (一)旅游资源质量

        1. 独特性:具有独特地质地貌、文化内涵的景区,如张家界的奇峰异石、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其资产价值更高,独特性越强,吸引游客的能力越强,对景区资产价值提升作用越大。
        2. 完整性: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程度影响其价值,完整的古建筑群、自然生态系统等更具吸引力,评估时会给予更高价值考量。
        3. 观赏性与体验性:景观的观赏性和旅游项目的体验性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感受和景区的竞争力,如一些具有惊险++游乐项目或优美视觉景观的景区,能吸引更多游客,增加资产价值。

        (二)市场需求与竞争

        1. 市场需求趋势:关注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如近年来亲子游、研学游需求增长,景区若能迎合这些趋势开发相关项目,其资产价值有望提升。
        2. 周边景区竞争:分析周边其他景区的类型、规模、特色等,若周边存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景区,会对被评估景区资产价值产生一定压力;反之,若周边景区特色互补,则可能共同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对被评估景区资产价值有积极影响。

        (三)政策法规环境

        1. 土地政策: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出让政策等影响景区土地资产价值,如土地使用性质变更政策是否有利于景区进一步开发利用,会在评估中体现。
        2. 旅游产业政策: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景区评级标准等都与景区资产价值相关,获得高等级景区评定或享受政策扶持的景区,其资产价值可能得到提升。

        旅游景区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多种评估方法和众多影响因素,成本法能反映资产的原始投入和损耗情况,收益法侧重于景区的盈利能力和未来价值,市场法则通过类比来确定资产价值,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质量、市场需求与竞争、政策法规环境等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只有准确评估旅游景区资产,才能为景区的合理开发、运营管理、产权交易等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旅游景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旅游景区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标签: #旅游景区资产如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