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客体特征分析》
资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客体的特征是评估师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资产评估客体的定义、分类、价值类型等方面,对资产评估客体特征进行分析。
(一)资产评估客体的定义
资产评估客体是指被评估的资产或权益,是资产评估的对象,它可以是单项资产,也可以是资产组合、企业整体或者其他经济权益。
(二)资产评估客体的分类
- 按资产存在形态分类
- 有形资产:指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存货等。
- 无形资产:指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
- 按资产是否具有综合获利能力分类
- 单项资产:指单台、单件的资产。
- 整体资产:指由一组单项资产组成的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综合体。
- 按资产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分类
- 经营性资产:指直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非经营性资产:指不直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资产,如长期投资、递延资产等。
- 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是指在评估基准日,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知情、谨慎、非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预期价值,市场价值是资产评估中最常用的价值类型之一,它反映了资产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
- 投资价值投资价值是指特定投资者基于投资决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区别在于,投资价值是特定投资者的价值,而市场价值是所有投资者的价值。
- 在用价值在用价值是指特定资产在特定用途下的价值,在用价值反映了资产在实际使用中的价值,通常低于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
- 清算价值清算价值是指在评估基准日,在被迫出售、快速变现等非正常市场条件下所具有的价值,清算价值通常低于市场价值和在用价值,因为清算出售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可能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 非实体性资产评估客体通常是无形的,如知识产权、商誉等,这些资产没有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收益性资产评估客体的价值通常与其未来的收益能力有关,评估师需要对资产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
- 不确定性资产评估客体的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技术进步、政策法规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评估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
- 可替代性资产评估客体的价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相同或类似的资产,那么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受到竞争的影响而下降。
- 评估目的:明确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
- 评估范围:确定评估范围,避免遗漏重要资产。
- 评估假设:合理设定评估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公开市场假设等。
- 评估参数:准确选取评估参数,如收益增长率、折现率等。
- 评估报告:编制规范、准确的评估报告,如实反映评估结果。
(三)资产评估客体的价值类型
资产评估客体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包括市场价值、投资价值、在用价值、清算价值等。
(四)资产评估客体的特征
(五)资产评估客体的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的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市场法是指通过比较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资产价值的方法,收益法是指通过预测资产未来的收益来确定资产价值的方法,成本法是指通过计算资产的重置成本或更新成本来确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六)资产评估客体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资产评估时,评估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资产评估客体的特征是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评估师需要了解资产评估客体的定义、分类、价值类型等方面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并注意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签: #资产评估客体特征